星期三老師上課的時候提到早起 並且用煮青蛙理論來做說明
記得小時候自然課好像也有教過...
如果我們把魚或是青蛙直接丟到熱水當中,他們因為馬上感受到很熱就會想辦法逃離熱水
但是如果我們把他們放在水中 並且讓水慢慢升高溫度 他們不會有所感覺 連自己最後被煮熟了都不知道
雖然我們大家都知道這個實驗,可是從沒有人知道它真正的意義
簡單來說要你明天開始每天5點起床,這絕對不可能... 就算每天給你100塊 我看也沒幾個人想要
那如果每天只要比前一天提早1~2分鐘起床呢?
反思自己,在溜冰的練習過程中,因為每一個每一個動作都很難,每一個每一個地形都很不簡單
我發現自己所學都是用煮青蛙的方法去接近的,有誰剛開始溜冰就可以跳跟肚臍一樣高的竿子?
不過日子久了,溜久了。卻開始嫌這種方法麻煩,想找更快的途徑....
我不知道的是,那根本就不存在...
就只有這種這一次比上一次多滑一公分,加速比上一次多推一步,出板比前一次在高一點點
我想這才是進步的根源....
另外老師提到: "以前曾經做到的事情,我們卻慢慢降低標準"
在國中我想大家每天應該都是6點半就起床吧?
因為國中就有什麼早自習考試,通常早點到學校也可以多點時間複習,不然就是有什麼秩序比賽
老師規定很多就是了
可是到了大學,為什麼早起這麼難呢?
那就是因為我們"降低了標準"。
當老師說到這點,我也恍然大悟自己就生在這種錯誤當中
我常常在合理化某一天在某一個地點我辦不到以前做到的事情是正常的....
而這不就是無形間在減低自己的實力與程度嗎?
上課的時候,老師常常叫我們抄下他講的話,或許有些很沒意義
不過我想,如果不抄那這些話會被我們思考嗎? 應該左耳進 右耳就出了
鼓勵大家不管聽到了什麼,從當下就開始檢討自己,把這些東西用在自己身上檢視一番
當然也可以好好驗證自己正在追求的事情當中有什麼可以更增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